FE 20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腾龙 28 75 二代 FE 20

FE 20

2023-03-14 08:04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索尼在今年一月份更新了这支20-70G小三元标变,之前E卡口副厂开发的标变均为F2.8规格的大三元镜头,F4的小三元一直只有蔡司的那支FE 24-70 F4 ZA OSS。由于这支镜头是2014年发布的,画质和对焦都已经跟不上时代了。索尼在去年也用PZ 16-35G代替掉了老的16-35ZA超广角小三元,今年继续出一支标变小三元代替掉24-70ZA也是情理之中的。

这两年索尼刷出来的镜头真的是满满的科技与狠活,从35/50GM定到70-200GM II、24-70GM II两支二代大三元,再到塞进6个XD马达的PZ 16-35G小三元,无一例外的高解析力+轻量化+强悍对焦,我觉得这种设计方向在当前微单便携化、视频化的发展方向上还是非常可取的。

这次的20-70mm F4 G也是这种设计路线下的产品。我自己用过不少E卡口的标变,前不久正好出掉了用了好几年的腾龙28-75,于是入手了这支20-70G。下面结合我这些天的使用体验来看看这枚镜头有哪些特点吧。

镜头规格

首先这支镜头仅重488g,实际大小与35GM相当,下面是目前市面上E卡口几支主流标变的重量对比:

镜头重量FE 20-70mm F4 G488gFE 24-105mm F4 G OSS663gFE 24-70mm F2.8 GM II695g适马 24-70mm F2.8 DG DN830g适马 28-70mm F2.8 DG DN470g腾龙 28-75mm F/2.8 Di III VXD G2540g

原厂几支变焦的体积对比:

装在A7R5上的样子:

镜头在操作方面除了没有“变焦平滑度调节”按钮,其他可操作功能环与按键都和24-70GM II别无二致。个人觉得这支镜头的变焦阻尼调教还是不错的,即使镜头朝下甩,变焦桶也不会伸出来。

20-70G操控性能

装上遮光罩后的样子:

镜头口径是72mm,镜组采用了13组16片结构,包含了2枚高级非球面镜、1枚非球面镜、3枚ED低色散镜和1枚ED非球面镜,可同时有效控制色差和球差,前组镜片表面的氟涂层也能做到有效抗尘抗油污。从MTF曲线来看,镜头光圈全开下的画质还是很强的。

镜头特性焦段

与传统的24-70标变焦段不同,这支镜头的起始焦段达到了20mm。一方面,20mm能带来更大的视角,如果对于超广角的需求不是特别高的朋友,仅仅携带一枚20-70G就能应付一般的户外题材了。

20mm视角:

24mm视角:

28mm视角:

图层叠加对比:

另一方面,作为一枚视频性能也很出众的镜头,20mm能带来更大的后期裁切空间。视频拍摄时,为了提高手持拍摄稳定度,经常会打开机身的“增强防抖”功能,伴随而来的就是明显的视角裁切。一般的24mm焦段镜头如果同时打开“增强防抖”+“呼吸效应补偿”,再加上后期软件去抖,视角就直奔30mm去了。20mm则相对能提供更大的冗余空间,即使是自拍形式的拍摄,依然能保留足够的背景空间。

对焦

对焦方面,20-70G搭载了2个XD线性马达,数量上虽然比24-70GM II少了一半,但是推动20-70单组镜片完全不在话下,用官方的话来说,对焦速度相比24-70ZA提升60%。PS.目前索尼的新镜头不管是GM还是G镜头都会采用XD线性马达了,线性马达加持下镜头的对焦特点就是快、准、安静。

近摄

这支镜头的近摄功能是要比24-105G更出色的,24-105G只有长焦端是有微距功能的(广角端没有),最近对焦距离是0.38m,放大倍率只有0.24倍。而20-70G在广角端的最近对焦距离约为0.3米,长焦端约为0.25米,最大放大倍率约为0.39倍。

我放几张20-70G的实拍样片:

画质

锐度方面我也做了一组实拍测试,测试的机型是6100万像素的A7R5。(因LR还未支持配置文件,样片都为jpeg直出)。

20mm中心画质对比,放大150%(点击放大):

左F4,右F8

20mm边角画质对比,放大150%(点击放大):

左F4,右F8

35mm中心画质对比,放大150%(点击放大):

左F4,右F8

35mm边角画质对比,放大150%(点击放大):

左F4,右F8

50mm中心画质对比,放大150%(点击放大):

左F4,右F8

50mm边角画质对比,放大150%(点击放大):

左F4,右F8

70mm中心画质对比,放大150%(点击放大):

左F4,右F8

70mm边角画质对比,放大150%(点击放大):

左F4,右F8

我自己得出的结论是20-70G全开即有不错的锐度,尤其是中心锐度全程都非常不错,但是相比长焦端,20mm的边缘锐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。

lenstip网站对比了20-70G和24-105G并给出了镜头的分辨率测试成绩,结论是20-70G的中心锐度比24-105G更优,全开既能达到最佳画质。而且边缘画质也不错,70mm焦段相比24-105G的相同焦段画质也要更好。

20-70G各焦段光圈下的中心(左)以及边缘(右)分辨率24-105G各焦段光圈下的中心(左)以及边缘(右)分辨率

SonyAlphablog网站关于这支镜头基于6100万像素的锐度测试结果出来了,我整理了一下作者之前发布的其他几支标变的情况汇总到一起,具体如下:

来源SonyAlphablog

总的来说,20-70G的锐度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,全开既能有很不错的表现,在一致性方面也要领先副厂镜头。

焦外

作为一支F4小三元,焦外其实不算是优势项目,不过20-70G采用了9枚光圈叶片,焦外虚化过度是比较柔和的。当然,20mm端气泡亮边还是比较明显的,70mm端的光斑会更圆,要细看才会看到淡淡的洋葱圈。

20mm焦外放大200%:

70mm焦外放大50%:

再放几张图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焦外特点:

色散、眩光

这支镜头在20mm F4全开下高光边缘会有轻微的紫边,收缩到F5.6即可解决。

边缘放大100%:

20mm F4

20-70G的抗眩光性能是比较出色的,逆光下并没有明显的对比下降或者是出现严重的眩光。

70mm F4:

20mm F4:

F16下的星芒:

畸变

20-70G在如此轻巧的体积下,镜头的畸变控制就完全放飞了。20mm端的桶形畸变和70mm端枕形畸变都是非常明显的,20mm的暗角也很严重,这里引用一下lenstip的图示:

20mm端70mm端

借助机内矫正是可以解决畸变问题的,问题不是太大。目前LR暂时还未更新支持配置文件矫正。

视频

视频方面,2070G即使不开机内的呼吸效应矫正也能拥有不错的效果了。而且在手动对焦下,变焦过程中镜头也是能始终不改变焦点的,也算是一支“齐焦”镜头了。得益于2个XD线性马达,单就对焦性能也要比24105G出色的。20mm即使A7M4/A7R5打开呼吸效应补偿+增强防抖,依然有大概24mm左右的焦段,拍Vlog时视野也不会显得拥挤。另外20-70G有着出色的操控,对焦环线性响应,无极光圈等功能也都非常贴合视频拍摄。

总结

毫无疑问,这支新的20-70G小三元已经把蔡司那支24-70ZA甩下十万八千里了,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用再去看24-70ZA了。相比于副厂标变大三元,如腾龙28-75G2、适马28-70/24-70等,这支20-70G最大的优势就是广角端达到了20mm。上文也提到过,20mm对于风光、建筑、视频拍摄等题材还是有很大作用的。平时也仅需要携带一枚20-70G就能应付一般的户外题材了。镜头又轻,是能够极大的提升拍摄欲望的。而且20-70G也非常适合上稳定器拍摄,像DJI RS3 MINI这种800g的稳定器,广角端配平后,长焦端也是无需二次配平的。

总的来说,如果你的需求就是以户外旅行拍摄为主,也有一定的视频需求,并且追求携带器材的极致轻量化,那么这支20-70G还是非常值得入手的。这支镜头同样能在一些商拍中发挥不错的效果,镜头的操作性能也是远胜副厂大三元的。

这支镜头的首发价格是7999元,这个价格相比于24-105G贵了1K。考虑到画质、重量、对焦等方面都有优化,我认为还是值的,当然作为新时代的超广角小三元,未来能逐步降价那肯定是最好的了。

如果你对于广角端视角并不怎么在意,也需要F2.8大光圈,平时也会拍拍人像,那么副厂的诸如腾龙28-75G2、适马28-70这样的标变大三元也是依然有竞争力的,价格也会更便宜一些。

更多样片往期推荐

相机选购】新手微单选购指南、索尼微单推荐、佳能微单推荐、尼康微单推荐、富士微单推荐、拍立得推荐 、vlog相机推荐 【配件选购】摄影包、风光滤镜、摄影配件、存储卡 【镜头选购】索尼E卡口镜头推荐、腾龙镜头盘点、索尼标变选择、索尼长焦选择、尼康Z卡口镜头推荐、佳能RF卡口镜头推荐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